为什么10-16岁需要「未来领袖励志营」?
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10-16岁的孩子正经历从儿童向青年的身份转变。这一时期,除了学业提升,更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的核心能力——语言表达的自信、价值观的清晰认知、面对挑战的韧性,以及引领团队的格局。未来领袖励志营正是针对这一年龄段特别设计的成长课程,通过系统性训练帮助孩子释放天性、建立正确价值导向,逐步成长为具备领袖特质的青少年。
区别于传统夏令营的单一活动模式,该课程以「十商理论」为底层逻辑,将智商、情商、逆商、德商等十大核心素养有机串联,形成环环相扣的培养体系。每一个训练环节都设置明确的思考节点,让营员在参与中不仅收获体验,更能通过反思实现能力的具象化提升。
十商理论:构建青少年成长的底层框架
「十商」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经过教育心理学验证的青少年核心素养模型。具体包括:
- 智商(IQ):逻辑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基础训练
- 情商(EQ):情绪管理与人际沟通的实践培养
- 逆商(AQ):面对挫折时的心理韧性建设
- 德商(MQ):道德判断与社会责任意识启蒙
- 胆商(DQ):决策勇气与行动执行力的激发
- 财商(FQ):基础经济认知与消费观念引导
- 心商(MQ):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维护
- 志商(WQ):目标设定与长期坚持的方法论
- 灵商(SQ):创造力与发散思维的深度挖掘
- 健商(HQ):健康管理与生活习惯的科学培养
课程研发团队将这十大维度融入每日活动设计,例如通过「主题辩论会」提升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智商+情商),通过「团队挑战任务」培养责任意识与协作能力(德商+胆商),通过「挫折模拟训练」强化心理韧性(逆商+心商)。这种多维度渗透的方式,让营员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综合素养的升级。
领袖素养培养:从认知自我到引领他人
真正的领袖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认知-突破-成长」的路径逐步塑造的。未来领袖励志营将这一过程拆解为三个关键阶段:
阶段:清晰自我认知
通过「性格测试分析」「优势劣势清单」「成长故事分享」等活动,帮助营员客观认识自己的特点。例如,有的孩子擅长组织协调但缺乏表达自信,有的孩子思维活跃但团队配合意识较弱,这些认知将成为后续训练的个性化起点。
第二阶段:突破能力边界
针对每个营员的薄弱环节设计挑战任务。比如为表达内向的孩子设置「每日公开演讲」,为团队意识薄弱的孩子安排「小组项目负责人」角色。过程中导师会全程观察,及时给予反馈与鼓励,帮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突破舒适区。
第三阶段:实践领袖行为
当营员建立基础自信后,课程会设置「模拟社区管理」「公益项目策划」等真实场景任务,让他们以领导者的身份统筹资源、协调成员、解决问题。这种「做中学」的模式,能让领袖素养从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为习惯。
GERPC课程体系:11年经验沉淀的科学训练法
作为课程的核心执行框架,GERPC体系是奥德曼团队基于11年青少年活动经验研发的独家方法论。其名称源于五个关键环节的首字母:
环节 | 全称 | 核心目标 |
---|---|---|
G | Goal设定 | 明确每次活动的具体培养目标,避免盲目参与 |
E | Experience体验 | 设计沉浸式场景,让营员通过实践获得直观感受 |
R | Reflect反思 | 引导营员总结行为与结果的关联,形成认知升级 |
P | Practice应用 | 将反思结论转化为新场景下的行为策略,强化记忆 |
C | Change成长 | 通过持续循环,最终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实质性改变 |
以「团队协作训练」为例:首先设定「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帐篷搭建」的目标(G),营员分组实践并经历分工冲突、效率瓶颈等真实挑战(E);随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沟通不及时」「职责不明确」等问题(R);接着重新制定分工方案并再次尝试(P);最终对比两次结果,营员能直观看到「明确职责+有效沟通」带来的效率提升(C)。这种「目标-体验-反思-应用-成长」的闭环,确保了每个训练环节都能产生实际价值。
给家长的话:领袖力培养的本质是成长陪伴
许多家长问:「领袖力是不是只有少数孩子需要?」其实不然。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发号施令的人」,而是具备清晰自我认知、强大沟通能力、责任担当意识的「引领者」。这些能力不仅能帮助孩子在校园中更好地融入集体,更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社会参与奠定基础。
未来领袖励志营的意义,在于为10-16岁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试验场」。在这里,孩子可以犯错、可以尝试、可以在导师的引导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当他们离开营地时,带走的不仅是一份「领袖证书」,更是面对未来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影响他人的正能量。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关键成长期获得更全面的能力培养,未来领袖励志营或许会成为他/她成长路上的重要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