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打造以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为根基
  • 学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 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力

400-882-1933

林国荣国际学校新加坡艺术课程全解析:从课程体系到升学保障的深度解读

林国荣国际学校新加坡艺术课程全解析:从课程体系到升学保障的深度解读

授课机构: 上海林国荣国际学校

上课地点: 校区地址

成交/评价:

联系电话: 400-882-1933

林国荣国际学校新加坡艺术课程全解析:从课程体系到升学保障的深度解读课程详情

林国荣国际学校新加坡艺术课程:打破传统的国际化艺术培养路径

为何选择林国荣的新加坡艺术课程?

区别于传统填鸭式艺术教育,林国荣国际学校的新加坡艺术课程以"情景化+板块化"为核心教学逻辑,将艺术知识拆解为可感知的实践场景。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理论,而是在广告设计的真实企业命题、影视制作的拍摄现场、服装设计的面料实验中,逐步掌握绘画基础、设计原理、艺术史等专业内核。这种模式不仅激发学习主动性,更让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在具体任务中自然生长——这正是当代艺术教育最需要的"活学活用"。

更关键的是,课程始终围绕"个性化"展开。从入学评估开始,教师团队会结合学生的兴趣倾向(如偏好纯艺术还是商业设计)、技能基础(绘画功底或软件操作水平)、职业愿景(艺术家/设计师/艺术管理者),定制专属学习路径。有学生擅长珠宝设计却对艺术史兴趣寥寥?课程会调整理论模块比重,增加宝石鉴定、金属工艺等实践内容;有学生想冲刺伦敦艺术大学?教师会针对性强化作品集指导与跨文化沟通训练。这种"一人一策"的培养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艺术领域找到独特坐标。

双轨国际合作院校:新加坡+英国的黄金资源矩阵

林国荣新加坡艺术课程的国际资源网络,由两所艺术院校与一所历史悠久的设计名校构成,为学生提供多元升学选择。

新加坡艺术大学(UAS):东南亚艺术教育旗舰

作为新加坡首所艺术类综合大学,新加坡艺术大学由拉萨尔艺术学院与南洋艺术学院联合创办,覆盖美术、设计、表演、艺术管理等全领域。其教育理念强调"前瞻性"——不仅培养技术扎实的创作者,更注重塑造能引领行业变革的艺术领袖。学生在这里能接触到数字艺术、跨媒介创作等前沿方向,与新加坡本地艺术家、策展人保持密切互动,为融入东南亚艺术生态奠定基础。

英国考文垂大学:工业设计领域的"隐形冠军"

考文垂大学的艺术设计传统可追溯至1843年的考文垂设计学院,其工业设计、交通设计专业在全球享有盛誉。这里是劳斯莱斯、捷豹、路虎等汽车品牌的技术合作基地,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汽车设计项目,接触从概念草图到模型制作的全流程。2025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531位的背后,是其在设计实践领域的深厚积累——课程中80%的案例来自行业一线,教师多为在职设计师或工程师,这种"教学即实战"的模式,让考文垂毕业生在汽车设计、产品研发领域极受欢迎。

三维课程体系:理论+实践+语言的立体培养

课程设置紧扣艺术人才成长的三大核心需求,从知识建构到技能落地,再到环境适应,形成完整闭环。

专业理论:覆盖16大艺术方向的知识图谱

课程根据美术、绘画、广告、视觉传达、珠宝设计等16个细分方向,设置差异化理论模块。以服装设计为例,除基础的人体结构、面料学,还会深入讲解时尚史、消费心理学,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为何而做";影视方向则增加电影理论、剧本创作、视听语言等课程,构建从内容策划到技术实现的完整认知。所有理论课均配备案例库,如艺术史课程会结合卢浮宫最新展览、敦煌壁画修复项目等真实案例,让抽象知识具象化。

实践创作:从课堂作业到行业项目的能力进阶

实践课程占比超60%,分为"基础训练-专项突破-综合实战"三个阶段。基础阶段通过绘画实践、摄影采风等任务,强化造型能力与审美素养;专项阶段针对专业方向展开,如广告设计的品牌VI设计、珠宝设计的蜡模制作;综合实战则引入真实行业项目——曾有学生为新加坡本地咖啡馆设计品牌视觉,为独立艺术家制作个人纪录片,这些作品不仅计入学分,更可能成为升学作品集的核心内容。

英语语言:从日常沟通到学术写作的全面提升

考虑到新加坡全英语教学环境,课程特别设置语言模块,涵盖雅思培训(目标6.5+)、学术英语(论文写作、文献阅读)、生活英语(购物、就医、社交)。教师团队由雅思认证讲师与英语母语者组成,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如通过策划校园艺术节活动练习邮件沟通,通过分析艺术期刊文章学习学术表达,确保学生既能适应课堂听讲,也能独立完成研究报告。

四大核心优势:升学、师资、费用、文化的多维保障

升学保障:上海唯一授权的快捷通道

学校与新加坡管理学院、科廷大学、莱佛士设计学院等达成深度合作,成为上海地区唯一获得"升学直通车"授权的机构。学生完成规定课程后,可豁免部分入学考试(如作品集预审),直接进入合作院校本科/硕士项目。这种机制不仅缩短申请周期,更通过课程与目标院校的学分互认,减少重复学习成本——曾有毕业生用6个月完成新加坡管理学院的衔接课程,较常规申请节省3-6个月时间。

师资配置:中西融合的"双导师"模式

教学团队由30%中方教师与70%外方教师组成。中方教师多为国内艺术院校讲师,熟悉本土学生的学习特点——比如针对国内学生基础扎实但创意发散不足的情况,会设计"主题限定+自由发挥"的作业;外方教师来自新加坡、英国等地,带来国际前沿理念(如新加坡教师擅长文化融合设计,英国教师精于工业设计流程),并定期邀请行业从业者(如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独立策展人)开展工作坊。这种组合既夯实基础,又拓宽国际视野。

费用结构:高性价比的"全包式"服务

课程学费较同类上海国际艺术课程低15%-20%,且包含雅思培训(价值2万元)、升学规划(含3次作品集指导)、毕业后签证协助(包括材料准备、递签跟进)、首次接机服务。家庭无需额外支付语言培训或升学辅导费用,整体成本较"课程+语言+留学中介"的组合节省约30%。这种"一费制"设计,让家长更清晰掌握支出,避免隐性消费。

文化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课程以"中国文化为根,国际视野为翼",在课程中嵌入传统艺术模块——如国画基础、非遗工艺(景泰蓝、苏绣)、古典文学鉴赏。学生需完成至少1门传统文化课程,将其元素融入现代创作(如用敦煌壁画纹样设计潮牌服饰,用书法结构优化字体设计)。这种设计不仅增强文化认同感,更让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因"东方美学"而独具竞争力——曾有学生的毕业作品融合青花瓷图案与现代雕塑,被新加坡艺术大学收藏。

课余活动:艺术成长的"第二课堂"

除了系统课程,学校通过丰富的课余活动构建立体成长环境。国防特训培养纪律性与团队意识,艺术节为学生提供作品展览与公众交流的平台(曾吸引新加坡本地画廊负责人观展),双旦晚会的舞台设计、节目编排全由学生主导,采风写生则带领学生深入周庄、景德镇等文化名地寻找创作灵感。最受欢迎的英语话剧比赛,要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内容需结合艺术主题(如《梵高传》《设计的力量》),这种"语言+艺术+表演"的复合训练,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课程体系到活动设计,林国荣国际学校的新加坡艺术课程始终围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艺术人才"这一目标。无论是想扎根国内艺术圈的创作者,还是计划海外深造的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这或许正是这门课程持续吸引关注的核心原因。

上海林国荣国际学校

上海林国荣国际学校
认证 7 年

成立: 2006年

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
0.0389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