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冲压模具设计培训的实战化教学优势
在模具设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是“能直接上手项目”。郑州鼎典教育冲压模具设计全能培训班正是基于这一需求构建教学体系,通过小班制教学模式(每班不超过15人),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获得足够的教师指导。区别于传统理论灌输式教学,课程内容完全对标企业模具设计师的实际工作流程,从基础绘图到3D模具设计,每个环节都融入真实行业案例。
教学团队由具备1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技术专家组成,他们不仅精通模具设计理论,更熟悉当前企业主流的设计规范与技术难点。在课堂上,讲师会结合自身参与的汽车覆盖件模具、电子连接器模具等项目,讲解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例如“如何根据材料特性调整折弯模具间隙”“连续模料带排放的优化技巧”等,让学员提前接触行业前沿技术。
为避免“学完不会用”的情况,课程采用“模块学习+阶段实训”的双轨制培养模式。每个理论模块结束后,立即安排对应主题的实战演练:如学习“五金冲孔模具结构”后,学员需独立完成一个手机屏蔽罩冲孔模的设计;掌握“UG曲面建模”后,需将2D汽车零件图转化为3D可加工模型。这种“学练结合”的方式,能帮助学员在2周内将新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
课程详情:灵活学制+多元证书体系
郑州鼎典教育冲压模具设计全能培训班面向广泛人群开放,无论是初高中毕业生希望掌握一门技术,还是工厂普工想从操作岗转向技术岗,亦或是大中专院校学生希望提升专业竞争力,均可报名参与。课程采用“理论+软件+实战”三位一体教学,总课时158节(每节45分钟),配套使用学校自主研发的内部教材与企业真实案例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
考虑到学员的时间差异,课程设置两种学习模式:全日制班4个月完成所有内容,适合时间充裕的学员集中学习;业余制班6个月完成,每周安排3个晚上及1天白天上课,方便在职人员提升技能。学习结束后,学员可考取《UG模具设计师》职业技能证书(需额外缴纳考试费用)及课程结业证书,双证书体系为增添竞争力。
课程内容详解:从基础绘图到3D模具设计全流程
章:AUTOCAD机械绘图基础
作为模具设计的入门技能,本章重点培养学员的机械制图规范意识与绘图实操能力。从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如投影规则、公差标注)到CAD软件的深度应用,通过10节案例课逐步进阶:前5课掌握“极坐标绘图”“零件图绘制”等基础命令;后5课聚焦“图层管理”“块的使用”“文本标注”等高级操作,最终要求学员能独立完成包含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机械零件图绘制,并熟悉打印出图的规范流程。
第二章:五金2D冲压模具设计核心
本章以AutoCAD+PressCAD为工具,系统讲解五金冲压模具的设计全流程。从模具设计规范(如标准件选用、模板材质热处理)到具体结构设计(冲孔模、复合模、折弯模),每节课都配套企业真实产品案例:例如在“五金冲孔模具”部分,学员将学习手机SIM卡托冲孔模的冲子设计(包括尺寸计算、材质选择)、刀口间隙设定(根据不锈钢/铜/铝等不同材料调整);在“连续模设计”环节,重点掌握料带排放技术(如何平衡生产效率与材料利用率)、工程分解逻辑(多工序模具的步骤划分)等核心技能。
特别设置“产品展开与成形工艺”模块,针对屏蔽罩、弹片、连接器等常见五金件,讲解尖角折弯、R角折弯及特殊成形(如卷圆、段差)的展开计算方法,同时分析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起皱、开裂等问题及解决对策,确保学员能根据产品要求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
第三章:NX/UG造型建模进阶
本章聚焦3D建模技术,通过22节案例课帮助学员从草绘基础过渡到复杂曲面设计。前10课重点掌握“草绘约束”“实体特征”“曲面缝合”等基础操作,例如通过“2D产品转3D造型”案例,学习如何将平面零件图转化为可用于模具设计的3D模型;后12课深入“同步建模”“快捷键设置”“文件转档”等高级技巧,例如在“同步建模破孔修复”环节,学员需运用同步技术修改已有模型的孔位,确保与装配体其他零件匹配,为后续3D模具设计奠定基础。
第四章:汽车模具设计专业课程
作为课程的核心模块,本章围绕汽车冲压模具设计展开,涵盖从产品分析到3D模具设计的全流程。通过38节专业课程,学员将学习:汽车冲压产品的工序英文表述(如“Drawing”拉伸、“Trimming”切边)、主流车企(通用、起亚、宝马)的工艺工法标准、常见汽车模具结构(拉伸模、翻边模、侧冲孔模)的设计要点。
在“3D料带设计”环节,学员需运用UG软件完成汽车导轨、管材等复杂零件的连续模料带设计,包括工序排布、浮升定位结构设计及配合间隙调整;在“工程模具设计”部分,将系统学习拉伸模的压边力计算、氮气弹簧选型,冲孔模的冲床吨位匹配,以及切边冲孔模的2D转3D出图规范。课程还特别设置“自动化模具设计”章节,讲解机器人取件、自动送料等自动化系统与模具的集成设计,符合当前汽车模具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第五章:汽车CAE成型分析技术
本章引入CAE分析软件(如AutoForm、DynaForm),教授学员如何通过模拟优化模具设计。从“一步成型分析”(快速判断产品可成形性)到“多工步模拟”(分析拉伸→切边→翻边全流程的材料流动),学员将学习如何通过CAE结果调整模具参数:例如根据拉延模拟的减薄率云图,优化拉伸模的R角大小;通过切边冲孔模拟的应力分布,调整刀口间隙。课程最后安排大量习题练习,要求学员独立完成汽车覆盖件的CAE分析报告,培养“设计+验证”的完整工程思维。